東西湖區(qū)STEAM課題組研討會在武漢為明學校召開
合作分享? 共贏未來
伴隨科技浪潮的風起云涌,培養(yǎng)具有跨學科思考能力和具有創(chuàng)新思想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迫切。我校為迎接即將到來臨的新教育格局的變化,率先在小學和初中學段開展STEAM教學模式,引入了培生STEAM課程。
為了更好地探索培生STEAM課程的上課模式和方法,加強STEAM課程的經(jīng)驗分享,9月26日上午,武漢為明學校主辦了一次區(qū)內(nèi)STEAM課程研討會,區(qū)教師進修學校教育技術研究中心副科長林嘉老師帶領兄弟學校的近十名專業(yè)老師蒞臨我校,劉光元副校長出席了研討會,劉校長代表學校對蒞臨本次研討會的領導和老師表達了熱烈的歡迎。研討會由我校STEAM課題組的組長陳耀老師主持,會議主要分為兩部分內(nèi)容——聽評課和研討會。
首先,我校STEAM課題組的李婧老師帶著伯克利五(1)班的學生展現(xiàn)了一堂精彩的STEAM課程。課程主題是《設計環(huán)保水壩》,李老師從科學、工程、技術、數(shù)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點出發(fā),用項目式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們了解水壩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隨即引出建設魚道這一核心課題。
學生們分為六個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在主題活動中分工協(xié)作,群策群力,一起討論、研究、制作。每一個小組最終在老師的指導下都順利完成了一個別致的魚道模型并進行了實驗匯報,贏得了在座老師的陣陣掌聲。
課后,老師們針對李婧老師的這節(jié)STEAM課進行了討論和交流。李婧老師先介紹了小學部STEAM課程項目的概況,指出一至五年級各有一個課題項目,每一個項目需要一學期的課時量,因此擔任STEAM課程的老師存在很大的工作量,要抓住每一個年級的特征進行教學需要很長的一個摸索過程。
科學教研組的組長孫悅老師則匯報了我校小學部科學課程的情況,以“抓住不同年級的特征進行科學教學”為理念,秉持科學精神,豐富小學科學課程活動。另外,孫老師還拿出了我校即將舉辦的科技節(jié)方案,希望專家和領導提出寶貴意見。
陳耀老師隨后對我校的創(chuàng)客課程進行了匯報,陳老師介紹了創(chuàng)客課程的開展情況以及取得的一些成績。雖然創(chuàng)客類課程普遍受到了學生們的喜愛和追捧,但課程的層次還停留在比較表面的階段,內(nèi)容的挖掘和成果的培養(yǎng)等方面還有很多不足,有待進一步探索。
我校的劉光元副校長最后對我校的STEAM課程作了相關小結。由于我校的STEAM課程也是剛剛起步,老師們對于STEAM課程的理解還比較粗淺,在課程教學目標的確定和教學方法的運用方面還存在若干問題,大家也想借此研討之機,向各位領導專家多多學習。
在隨后的STEAM研討會上,區(qū)教師進修學校教育技術研究中心副科長林嘉老師和兄弟學校的專家老師就李婧老師的這節(jié)公開課為依托,分別分享了他們對于STEAM教學的理解和經(jīng)驗。
吳家山三中的杜濤主任和金銀湖中學的蔡雅琴老師分別從課程概念、課程目標、課程聚焦程度、課程問題的設計等多個角度提出了自己對于如何上好STEAM課的想法和意見。柏泉中學的王景松老師和東山中學的許晨老師則對STEAM課程教學的特征和課堂組織方法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林嘉科長首先對我校能夠?qū)TEAM課程在全校范圍內(nèi)鋪開這一舉措給予了極大的贊賞,林科長表示,STEAM課程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方向之一,課程理念的創(chuàng)新性確實增加了課程實施的難度,但也恰恰給了我們更大的挑戰(zhàn)空間。隨后,林科長也從專業(yè)角度提出要求,老師們在上STEAM課時,絕不能把它上成手工課,而應該從備課時的教學目標的確定到上課時的課堂如何組織再到課程結束后的課程評價這一完整過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把握,只有這樣,才能把STEAM課的跨學科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這一最大特點體現(xiàn)出來。
本次STEAM課程研討會,老師們收獲了很多,大家對于STEAM課程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更深刻的思考。領導和專家的發(fā)言幫助我們在尋找STEAM教學之路的方向上有了更加明確的指引。雖然任重而道遠,但是我們凝心聚力,共同探索,一定會讓我校的科創(chuàng)課程有一個新的提升和飛躍!